1990年代的湖南芷江,曾经被一群“恶霸”搅得天翻地覆。这帮人号称“十三太保”,喝血酒结拜,搞什么“江湖义气”,背地里干的却是欺男霸女、敲诈勒索、枪击杀人这些丧心病狂的事。最嚣张的时候,他们放言说:“香港有张子强,有十三太保!”听听,这是普通人能说出来的话吗?这帮人不仅无法无天,还幻想把黑道的名声“打出去”,真是作得离谱!可惜,嚣张不过一时,这些人最终都栽了个底朝天,沦为了“芷江第一反面教材”。
“十三太保”的崛起,靠的是什么?一个字:横!喝了几碗血酒,拿着破,就敢给自己封个“大哥”头衔,真把自己当江湖豪杰了。你说要真是本事通天也行,可这帮人干的净是些损阴德的事,动不动就搞点“人身事故”,骑个破摩托专门制造交通碰撞,讹诈路人;要不就是盯上有钱人家,动手敲诈勒索。为了敛财,他们甚至敢伪装成“保护债权”的正义使者,结果却是威逼受害者签欠条。最让人气不过的是,他们不止“敛财”,还肆意侮辱女性。用“谈恋爱”的幌子,骗女学生和年轻女孩,玩弄一通后再逼迫她们去外地。这样一帮人,竟然还能在当地混了好几年,不是简直离了大谱吗?
他们之所以能在芷江横行那么久,说到底是打了“关系牌”。杨学荣,号称这伙人的老大,嘴上一个“义”字挂着,心里却精得很。他靠着在公安、法院找关系,摆平了不少麻烦事,一次次把自己从法律边缘拉回来。更离谱的是,芷江县的公安刑侦中队长吴建国竟然成了他们的“保护伞”。老百姓呢?天天生活在恐惧中,不敢出门,不敢得罪,怕被报复,怕丢性命。一个地方,竟然能让黑社会混成这样,当地的基层治理,这算不算失职?
可是,天道好轮回,恶人自有恶报。1999年的“10·17”命案,直接成了“十三太保”灭亡的导火索。那天,他们持枪持刀找人报仇,结果没找到目标,反倒临时改了“计划”,当街开枪杀了无辜的村民田达敏。这一下,民怨沸腾了。公安局、湖南省委甚至都盯上了这伙人,下了死命令要铲除这个黑帮。说白了,这群人作到这种程度,就算有人想护着,也护不住了。
专案组可不是吃素的,20世纪末的技术虽然没现在先进,但人家也能拼命查。杨学荣这帮人以为躲到广州、长沙、珠海这种大城市就能逍遥法外?结果怎么样?一个个被揪出来,抓得干干净净。杨学荣,怎么狂?最后还不是乖乖被擒;秦应航,怎么狠?床头藏着上膛的短枪,结果睡梦中被逮;老二罗宗华,自以为“聪明”,到珠海藏着,最后也没逃过法网。再强的黑恶势力,最后也敌不过国家机器的铁拳。
最让人拍手称快的,还是“保护伞”的落网。吴建国,堂堂公安刑侦中队长,竟然甘心给黑社会当后台,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就这号人,还不如街边的保安正派呢!结果怎么样?2001年,他因私放在押人员罪被拘捕,一条“保护伞”被彻底摘掉。这算是给老百姓一个交代,也让那些还想着和黑恶势力勾勾搭搭的公职人员警醒:别拿自己的前程开玩笑。
2002年,“十三太保”案件终于画上了句号。首犯杨学荣被判死刑,骨干成员也被判了重刑。至于那些参与犯罪的小喽啰,该坐牢的坐牢,该被严惩的严惩,法律没有放过任何一个人。这起案件,不仅让芷江恢复了平静,也让全国人民看到了国家打击黑恶势力的决心。这些年,扫黑除恶一直在进行,可“十三太保”案就像一面镜子,提醒我们:基层治理得抓紧,公职人员更得警惕。因为只有法治健全了,老百姓的日子才能安安心心地过下去。
QQ:
手机:abc0625999
微信:abc062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