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南宁丽晶按摩会所,方便快捷又省心!诚信第一,服务至上,24小时上海上门服务!
语言选择: 繁體中文

新闻动态

办好合作社 携手富起来

  秋收时节,稻浪翻滚,位于积玉口镇的潜江市九头牛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生产车间里一片繁忙景象。伴着机器的轰鸣声,金黄饱满的稻谷被运入烘干房,脱壳加工后,不同规格包装的大米产品被整齐码放在展示厅。

  自2015年成立至今,合作社找准发展方向,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和生产现代化,拖拉机、收割机、农药喷洒无人机等农机一应俱全,经营模式也趋于多样化,生产车间更是实现全线智能化。

  记者了解到,合作社目前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大包户作业及零散农户作业两种,对于大包户客户群体,合作社实行从育秧、整田、插秧、施肥、打药、收割到最终回收“一条龙”合作模式;对于零散农户则主要负责育秧、整田、插秧三项作业内容,在国家政策扶持下,还为农户提供免费无人机打药作业。

  为保障秧苗及稻米品质,合作社引进山东、广东等地先进育秧技术,并提供跟踪售后服务。先进的技术、专业的服务让九头牛合作社的秧苗成为远近闻名的紧俏货,育秧基地也从最初的190余公顷发展到1300余公顷。“我们的秧苗从选种到土壤都有专业技术指导,今年培育的秧苗全部售出,几天前一位长期合作的农户还预定了100余公顷明年的秧苗。”提及自家产品品质,娄尚军颇为自豪。

  虽然秧苗早已售罄,但育秧基地大棚内依旧生机勃勃。娄尚军告诉记者,每年育秧结束后,合作社都会以极低的价钱将育秧基地租给周边农户种植其他经济作物,不仅提升了育秧基地利用效率,保持了基地土壤活力,还可帮助村民增收。

  在合作社成立前,周边村组的年轻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村内耕地大多施行粗放耕种,甚至被闲置。后来,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及集约化经营,流转的土地也从最开始的几十公顷扩展到目前的190公顷。

  2019年,合作社筹划并建设大米加工生产车间,2020年正式投产,走向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在不断推进农业生产现代化、智能化的过程中,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

  娄尚军介绍:“合作社吸纳固定劳动力20余人,在生产高峰期可达50人,按照不同工种,月收入从3000元至6000元不等,最高年创收7万余元。”

  吴玉红是九牛观村四组村民,合作社成立后她就一直在此工作,她告诉记者:“合作社流水线作业工作轻松,每月工资3000余元,在家门口上班,挣钱顾家两不误。”

  经过三个月的建设,合作社新的面粉加工车间已经颇具雏形,预计本月下旬竣工,年底正式投产。娄尚军说:“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村民的支持和付出,在以后的发展中我们将紧抓发展,助力村集体和村民双丰收、双致富。”(来源:潜江日报)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请将#换成@)举报电话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微信扫一扫关闭